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第 21 天,记录想法,看过的书,AIGC,工具,赚钱项目。
第一项:随笔
作为内容生产者,你有时候可能会好奇,明明写了很多干货,拍摄的短视频都是自己看着无可挑剔的,为什么观众就是不喜欢呢。其实不是别人不喜欢,而是你陷入了自嗨模式。
不管是写文章,还是拍视频,亦或是做技术,这些都是生产内容,很多人喜欢自己理解需求。写一个话题时,没考虑观众想看什么,而是考虑自己想写什么,即使刚开始会考虑到,写着写着动作就变形了,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,是写自己的思考、成长这写,那满足自身即可。如果是为了商业化,那么这条路基本不适合大部分人,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,如果不去考虑观众而是自己增加需求,那么及时有这个需求也只是符合一小部分人。
做生产者不仅要有生产资料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发现需求,实现需求。很多知识博主看到别人拍摄的视频觉得很简单,也没含有多少干货, 为什么就是有很多人看,人家卖的是需求和情绪价值,而你卖的是纯干货,没有几个人愿意学习枯燥乏味的知识。
就像 AI 刚兴起时,我和朋友说过无数遍这是革命性的东西,一点要试试,他直接说,你然他帮我赚多少多少钱,帮我画个CAD,把我怼的垭口无言。后来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我画的一只鸭子,他说这是 AI 画的,我说对啊,怎么了?
他绝望了,他和我说,有人在摄影网站上卖同样的样子,他还在想这些人是怎么拍摄了,太牛了,现在,一下就通透了,他也给我看了其他的照片,很多都是 AI 生成的。当晚就拉着我教他学 AI 。
你看,如果一开始我能理解他的需求,是不是就不存在这些了,如果没看到鸭子,是不是就不会去使用 AI 这个工具呢?
需求对于不同的人来说,需求就不一样,使用场景也不一样,就像同一个摄影师,一个喜欢拍摄人像,另一个喜欢拍摄风景,所使用的镜头也是不一样的,但是我们可以去发现这个需求,来满足这一群人,一个需求不可能满足所有人,但是可以满足一部人,把属于我们这一部分的客户服务好就可以了。
第二项:分享(包括但不限于阅读、工具、好物、金句等)
《学会提问》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,如果你指望专家当帮手,助你拨云见日,在纷至沓来的试图说服你的观点中理出一个头绪来,那你就等着大失所望吧。他们只是听起来比实际懂得多。
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,一起交流~
- 作者:YANG易
- 链接:https://yannyn.com/learning/self-vs-demand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